《神木县志》道光年(1842年)
粤稽①古代,厥有地輿②。班固③則地理
輯成,馬彪則郡县踵紀。以及孝侯有风土之
記,陆澄傳疆域之编,靡不综核前聞,用資治
理。然而三边④荒渺之地,五原⑤僻陋之区,文
献无徵,輪蹄⑥罕到,将欲遥寻古迹,博采遗
编,〓哉⑦,难乎其人已!神木为麟州旧治,
翟塞⑧严疆,昔隶佳州,今属榆郡。溯千余年
以上,兵燹屢遭,难安耕凿;喜二百載以来,
車书一統,永庆升平。但以地界边陲,民多苦
况。长城月冷,霜花入夏而犹飞;古戍风寒,
柳絮当春而不見。人丁曰众,里甲年荒,虽编
籍于域中,每謀耕于边外⑨。又况神松莫考,
星石⑩难稽;荒邱之斷碣长埋,古徑之殘碑久
隐。以致忠良姓字,洒没无称;节烈声名,
传聞各異。盖当时固末有志也,后人豈容易知
之?王矞庭明府⑾作宰⑿于斯,抗怀自古⒀,研
心纂輯,极力搜罗,时剛屆乎一年,书則编为
四册。今以县志告成示余。余見其博而不杂,
簡亦能賅。凡夫风俗、人情,真俨然其如見;
矣。留心民瘼⑦者,不当如是耶?斯志也,人
谓一邑之风俗,于是乎在,而余不独为一邑幸
也。盖郡志于是乎资,国史亦于是乎徵焉矣。
不誠足嘉尚乎哉!是为序。
道光二十一年辛丑秋七月望曰,賜进士出
身,诰授朝議大夫,知榆林府事,前翰林院编
修吏科給事中,随带加二级,盱江李熙龄。
〖注释〗
①定鼎:建立政权。
②四十九部:指明代蒙古四十九个部落。
③毡裘款贡:毡裘指少数民族(北方少数民族毡帐裘衣)。款贡
是降服纳贡。
④於戏(读呜呼):感叹词。
⑤明府:见前。
⑥诺:应允的口气。
⑦民瘼:民间的疾苦。
欢迎关注「榆林记忆」微信公众号,咱榆林地方书籍原文电子书为您及时送达!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神木县志 道光 一.pdf」,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13969ac6d361
提取码:vH27
《神木县志》道光年(1842年):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