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行吟》林子 著 2016年

《空山行吟》林子 著 2016年


龙云
早就酝酿要出一套丛书。丛书,显示一种阵容,她是一个个的个
体凝聚,聚集起来就是一种群体的力量。
这个群体是榆林市作家协会。
毫不夸张地说,榆林的文学高原已经在沙漠上高高隆起。早多年
前,就有同志提出,沙漠文化绝不是文化沙漠。文学这种非机器化生
产非复制性操作的先天禀赋,更多的时候却独钟于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和被另类的群体。这套丛书就是这种不等式的一次精准实力展示的盛
装出演。榆林作家群已经是一支不可小觑的力量。每年光在国家级刊
物上发表的作品就在百篇首以上,有的还开了专门的研讨会,一些全
国的评论家甚至认为这是一种现象——榆林或陕北现象,也曾试图着
将此现象和陕西文学合谋计划着第二次“陕军东征”。是的,榆林文
学是该到了更进一步展示实力的时候了。这次结集出版,就是以集体
形式的定格亮相,她不是一个人,也不是单一的某一种文学样式,她
就是一个群体,一种集体的合力一种团队的呈现。
综观他们的题材范围,除了一部分游记,视野都没走出陕北。不是
他们不愿走出,是这块土地已经足够让他们纵横驰骋左冲右突了……
一个伟大的作家一部伟大的作品之所以伟大,不在于它书写的界面有
1
多大,而在于它潜藏的思想厚度和开发的技术含量。从文学的角度看,
陕北够博大了,这里的沙粒是毛乌素沙漠腹地孕育出的嫡生长子,这
里的黄河是最具母亲河浑黄奔突咆哮的晋陕峡谷,这里的长城是最具
黄土沙漠平常状态的有明一代的典型地段,这里的信天游是陕北核心
腹地一嗓子能穿透几座山梁的真正拦羊嗓子回牛声,这里的黄土高坡
是种植小米南瓜养育了十三年窑洞战士走向全国胜利的昊天福地,这
里的人种是塞上边关长期拉锯逐渐固定下来的吕布后裔绥德汉子和多
民族融合孕育的貂蝉衣袂米脂婆姨……这些已经足够了,这些虬状的
老根足以养育一代数代几十代作家,这些硕盘的乳汁,足以孕育先前
现在未来的文学巨匠和新秀……当然,这仅指是一种物理上的时空界
域,真正写作的精神指向是榆林陕北西北以至……也可以这样说,是
揄林土地生长了榆林文学,是榆林文学选择了揄林作家,是榆林作家
书写成就了榆林文学。
这些集子中,既有雄浑朴拙信天游传统基因承继下的“大漠孤烟
直”的凝重苍凉,也有圆润细密肇源于吴越之地“榆林小曲”历史
朗照下“小桥流水”的清冽潺湲,既有对这块土地秦直道汉匈奴杨
家将李自成等过往历史的‘‘反刍”,也有神府煤田佳子盐田三边油气
田资源开发暴富后人与土地纠缠一起的裂变和创痛,更有对这块土地
未来的文化增量和资源枯竭后的反思与叩问。写这些的时候,他们都
把自己“括” 了进去,跳站在历史和现代的脉搏上载浮载沉。
这些作者中,既有出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合作化时期的鼎宿擘
将,生活的丰富和阅历的积累使他们的作品沉淀着气定神闲的臻达实
崎;也有六零七零后的盛年健将,他们精神饱满志气昂扬,呈现出的
是金声玉振磅礴豪迈的雄浑鼎运;更有八零甚至九零后的新锐先锋,
他们亦如春初新韭,绽放出的是激情射远葱茏向上的气象峥嵘。他们
多半是男性,自然赤诚锐利,汪洋恣肆,洋溢着陕北汉子有如白于山
般的铮铮撼动力;她们少一半是女性,自然明心见性,飘逸涵泳,昂
奋着塞外女子亦如无定河般的勃勃生命力。
每个作家都是个体,都溢散着自己的风格个性,但我们不妨宏观
地扫描,就会发现这套丛书的整体质格,他们没有“屌丝”般追踪
当下文坛的眼花缭乱技术呈现,而是沉静从容地在作深层次勘探思
考。他们看到了柳青在各种外界诱惑各种头衔叠加时却从北京回到了
黄甫村定心专意地和“梁生宝” 一起相跟着去买稻种,他们记住了
路遥在现代主义以及各种新潮纷至时依然对现实主义的一如既往。他
们的坚守是对这块土地深思熟虑后的清醒执著,他们的放弃是对历史
当代未来文学扫视后的理性选择。
这套丛书里的作品,不敢说篇篇或部部都是精品,但挑出任何一
部,总有那么一篇或几篇毫不逊色于我们现在被评奖或被鼎举的作
品。就是这套丛书里的一些篇什在当初被大刊物推出时,很多编辑甚
至误读了他们的籍贯,一些评论家不得不遗憾地错位“回头率”,不
相信陕北这块土硗地瘠的偏僻地域会生长出如此豪迈纯粹而又不乏敦
厚写实的时代性作品来。但事实是,他们就是陕北的,还是榆林的。
他们还曾坚定地下判断:这块土地还将走出像柳青路遥那样的卓然大
家。当然,也有一些说法和担心,说这里的沙尘暴或多或少地会给这
些作品涂上拂不去的尘埃,说这里的经济过度膨胀或多或少地会让金
钱俘虏强暴了文学……时间,会让一切遮蔽的误读回归本真,会让一
切偏离的目光在位移的途程中矫正焦距。
未见书稿之前,我们曾策划议定这套丛书不超十本。书稿收讫,
左挑右剔,她们总会以不同的角度闪耀不同的光芒拨动着评委的某根
艺术神经。结果,就成了现在翻了一倍还挂一丁的数量。多就多吧,
多了更显阵容的气势和宏壮。就这,还有许多集子被搁置而未能收
纂,更有一些或因未能赶及或因刚出过集子或因未有时间收汇成册,
3
而谦让地将这权利让位给那些更年轻的作者。
陕北是一块艺术的土地,这块土地曾让多少艺术家淹没其中,然
后浮出水面。就连一代伟人毛泽东也被这块土地艺术地浸淫,发出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的艺术化声音。之后,还有丁玲、贺敬
之等等一批准陕北作家。真正从这块土地中心泛出泉水的是柳青、路
遥,他们操着这块土地的语言,复述着这块土地的故事,他们自始至
终没有从精神上脱离这块土地……这套丛书是这种文学的承继也是这
种声音的赓延,他们中的一些人若干年后很有可能就是第二个柳青第
三个路遥。唯如此,才是我们的切望和期许。
2016年3月5日
于九一斋
(龙云,陕西省作协副主席、榆林市文联主席、作协主席)

欢迎关注「榆林记忆」微信公众号,咱榆林地方书籍原文电子书为您及时送达!

我用夸克网盘分享了「《空山行吟》林子 著.pdf」,点击链接即可保存。打开「夸克APP」在线查看,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链接:https://pan.quark.cn/s/bd13d3d2388c
提取码:DgBh

《空山行吟》林子 著 2016年:等您坐沙发呢!

发表评论

您必须 [ 登录 ] 才能发表留言!